刚过完生日的女孩说要给北京留下祝福,在活动里交到朋友的男孩说把名字留在了北京。
围墙内的事企业办,围墙外的事政府办。黄河旋风行政事务部部长王延峰感慨,黄河旋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营造的一流营商环境。
超硬材料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谁的行动更快、力度更大,谁就能抢占发展先机。我们与河南联通合作,打造了全国超硬材料行业首个‘5G+智慧工厂项目,实现了全公司生产过程数字化、信息数据化,使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了18%,生产效率提升了20%以上。创新,是企业做大做强的灵魂。正是凭借该项专利,黄河旋风很快成为河南省首家产值过亿的民营企业。王延峰说,新上培育钻石产业化项目之前,许昌市万人助企联乡帮村活动办、许昌市电力部门就主动上门服务,着眼长远帮助企业破解发展瓶颈。
如今,黄河旋风的专用变电站——110千伏钻石变电站投运,为企业加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我们正在实施的培育钻石产业化项目,总投资26.7亿元,采用国际一流的超高压合成装备及大单晶合成制造工艺技术,可形成年产培育钻石320万克拉的生产能力,实现年销售收入45亿元、利税10亿元。首次实现太空会师,开启中国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时代。
这些种子由神舟十五号乘组带上太空,又由神舟十四号乘组带回地面。在空间站建造阶段历次飞行任务中,不仅安排了航天育种实验项目,航天员还尝试在太空种菜。2013年看过王亚平太空授课的孩子们,如今有不少人成为了航天人。随着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天外归来,我国第一、二批现役航天员全部圆梦九天。
圆梦乘组 梦圆太空太空出差长达180多天的航天员费俊龙顺利出舱后,面带微笑地说: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完成了所有在轨飞行任务,现在顺利回到了祖国,我们感觉良好。还有令人振奋的消息,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
6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的东风着陆场平安着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为了促进我国空间科学、空间应用、空间技术全面发展,面对更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航天员乘组分工更加精细化,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一种必然趋势,神舟十六号乘组中就首次出现了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的全新组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也已全面部署开展各项研制建设工作,包括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长征十号)、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登月服等飞行产品,新建发射场相关测试发射设施设备等。这是一场跨凌晨的返回搜救行动,也是东风着陆场第4次迎接英雄归来。
孩子们用各异的色彩、线条绘出的作品以及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都让航天员赞叹不已。神舟十六号任务中,飞船上专门搭载了来自阿尔及利亚、刚果(金)、埃及、马达加斯加等10个非洲国家青少年的优秀画作,国际绘画作品首次进入中国空间站。航天科普 星火燎原民谚道:芒种芒种,忙收忙种。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意味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12次发射任务连战连捷、一气呵成。
今年5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首次推出天宫课堂线上课程系列,第一节课由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与地面专家共同出镜,详细解读载荷出舱任务。减速、反推发动机点火……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返回舱成功着陆。
眼有星辰大海,登月未来可期。4日清晨,当沙漠被阳光唤醒,数架直升机、近百台车辆也陆续向飞船预定着陆点进发。
其中,榆钱种子,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塔架旁那棵树坚强的种子。飞船返回时段着陆场区域地面风力3-4级,气象条件满足返回要求,东风着陆场‘东风俱备。一时间,戈壁滩上尘烟四起,翻滚着在霞光下升腾。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也正有序推进,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全部选拔工作。科学沃土滋养林木,枝叶如盖复又肥土。如今,新乘组先上去,老乘组再下来的轮换模式已经成为常态,这对于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营和开展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彼时,发射场区寒风刺骨,气温直逼火箭发射最低温度条件。为完成飞船搜索和航天员救援任务,东风着陆场事先开展大量针对性准备工作,推进了着陆场布局优化,在东风着陆场周边勘选了应急备降场,按照飞船连续两圈可返回状态设计了搜救方案。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正高级工程师、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副总设计师卞韩城介绍说。圆满完成4次出舱任务,刷新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纪录……半年时间,神舟十五号乘组在浩瀚太空,为中国载人航天史册写下新的一页。
在轨期间,神舟十五号乘组完成4次出舱活动,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纪录。出舱活动期间,3名航天员在舱内外密切协同,先后圆满完成了舱外扩展泵组安装、跨舱线缆安装接通、舱外载荷暴露平台支撑杆安装等任务,创造了出舱范围覆盖空间站三舱、航天员手持大体积脚限位器和舱外操作台等多个首次,为后续开展大规模舱外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奠定了基础。
四次飞天的航天员景海鹏在乘组见面会上说,这次我们有幸把孩子们最美好的青春、最美好的友谊、最美好的梦想带上太空,在中国空间站播下科学、梦想和友谊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神舟十五号乘组,正是梦圆时刻的见证者、参与者、贡献者。值得一提的是,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期间,航天员使用双光子显微镜,获取了皮肤表皮及真皮浅层的三维图像,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气象室副主任康林说,时值初夏,冷空气较为活跃,从开伞到落地,风向风速是影响飞船返回舱落点精度的重要气象要素。
登上太空的那张照片上,空间站组合体光泽柔和,太阳翼清晰可见。越来越多的专业摄影师、天文爱好者、航天工作者、青年学生等,用手机、相机抓拍中国空间站过境时的经典瞬间。
春节期间,费俊龙在空间站里展示了我的拍天宫摄影作品。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到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再到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不到31年的时间里,中国载人航天就实现了造船为建站、建站为应用这一几代航天人的浪漫梦想。
一天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离开空间站组合体,在神舟十六号乘组的目送下踏上归途。轨道舱分离制动开始推进舱分离穿越黑障区……当一朵红白相间的巨大降落伞绽放在天地中央,东风着陆场直升机搜救分队、空运机动搜救分队、地面搜救分队、着陆区周边民兵分队等各方搜救力量,穿过数不清的骆驼刺、梭梭树,碾过起伏不平的沙包石砾,迅速向飞船的最新预定落点集结。
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播下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焰。春节假期,中国空间站第二届天宫画展、首届全球拍天宫摄影作品展开展,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对展出作品还进行了重点介绍。因杨利伟飞天而心向星辰大海的王亚平,后来成为了千万青少年的太空教师。再过两天,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气芒种了,眼下大江南北田间地头一派忙碌劳作景象。
据了解,这两艘神舟飞船共搭载了112家单位1300余份作物种子、微生物菌种等航天育种材料。在空间站如何克服失重?怎么解决吃饭问题?不仅面向中国的中小学生,神舟十五号乘组还与上合组织国家青少年开展了一场有意思的天地问答。
同时,随着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朱杨柱、桂海潮进入中国空间站,浩瀚太空也首次出现了第三批航天员的身影。2022年11月29日夜,长箭掠过金色弦月,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点火升空。
从2500多公里外的江苏南京专程赶到东风着陆场的天文爱好者徐成城,挤到了人群中靠前的位置,一眼就能看到航天员。星辰大海 登月可期6月2日,神舟十五号、神舟十六号乘组在空间站进行了交接仪式,神舟十五号乘组跑完了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程,又把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交到了神舟十六号乘组手中。